下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 |
B.处于图3中B→C段的是图1细胞;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所示的情况 |
D.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对应图3中的A→B段 |
用普通二倍体西瓜(2N=22)的花粉授到四倍体西瓜柱头上所结出的西瓜中,果肉细胞、种皮细胞、胚细胞和胚乳细胞的染色体数依次为()
A.33 33 33 55 | B.33 33 33 66 | C.44 44 33 55 | D.44 44 33 66 |
猫熊的精原细胞中有42个染色体,它的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细胞内染色体可能组成是()
A.20个常染色体+X | B.20个常染色体+Y |
C.40个常染色体+XY | D.40个常染色体+XX |
多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先天性聋哑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两对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父亲患有多指症,母亲手指正常,婚后生过一个先天性聋哑患儿。试问,以后所生子女中,同时发病的几率为()
A.4/8 | B.1/8 | C.3/8 | D.2/8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 |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
下列代谢过程和现象中,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无关的是()
A.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
B.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 |
C.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及表达 |
D.体细胞内染色体成对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