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 
| 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 
| C.A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 
|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氢 | 
从下图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 
|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 
| D.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 
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2个硫酸根离子:2SO42- | B.氧化钠:NaO | 
| C.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为20 | D.+2价的镁元素:Mg2+ | 
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2009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下列认识和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洗菜、洗衣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 
| B.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 
| C.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 
| D.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 
下列叙述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1.2g碳与3.2g氧气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 
| B.36g水通电完全分解,可得到2g的氢气 | 
| C.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 
| D.水结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