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过程中的重要反应。下面是4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下列成语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
| A.沙里淘金 | B.滴水成冰 | C.钻木取火 | D.木已成舟 |
右图为某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计算,欲配制14.6%的稀盐酸200g,需要这种盐酸的质量为
| A.146 g | B.132g |
| C.68g | D.54g |
为了探究”影响双氧水制氧气的速率”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双氧水的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 B.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双氧水的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 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催化剂的种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 D.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催化剂的种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 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下列各组气体中,不能用燃着的木条来鉴别的是
| A.氧气和空气 | B.二氧化碳和氮气 |
| C.甲烷和空气 |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