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箐”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和植物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箐”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它的分子直径比Na+小 |
| B.它的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
| C.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 D.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 |
下列的晶体中,化学键种类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 A.SO2与SiO2 | B.CO2与H2O | C.NaCl与HCl | D.CCl4与KCl |
下列叙述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更普遍 |
B.用 铝质铆钉铆接铁板,铁板易被腐蚀 |
| C.钢铁在干燥空气中不易被腐蚀 |
| D.用牺牲锌块的方法来保护船身 |
将51.2gCu完全溶于适
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2mol/L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的盐溶液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已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NO+NO2+2NaOH=2NaNO2+H2O)
| A.0.2mol | B.0.4mol | C.0.6mol | D.0.8mol |
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
| 序号 |
甲 |
乙 |
丙 |
||||
| ① |
CO2 |
SO2 |
石灰水 |
||||
| ② |
HCl |
CO2 |
石灰水 |
||||
| ③ |
CO2 |
SO2 |
Ba(NO3)2 |
||||
| ④ |
NO2 |
SO2 |
BaCl2 |
||||
| ⑤ |
CO2 |
NH3 |
CaCl2
|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 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
|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