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实验事实,判断选项中四种微粒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1)向FeCl3溶液中滴加KI溶液,再加入CCl4振荡,CCl4层呈紫红色;
(2)向FeCl2溶液中加入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3)向KMnO4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振荡后紫色褪去。
A.I2>Cl2>Fe3+>MnO4- |
B.MnO4->Cl2>Fe3+>I2 |
C.Cl2>I2>Fe3+,MnO4->Fe3+ |
D.Fe3+>MnO4->Cl2>I2 |
某学生做乙醛还原性的实验,取l mol/L的硫酸铜溶液2 mL和0.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4 mL,在一支试管里混合后加入0.5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热至沸腾,无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
A.氧氧化钠的量不够 | B.硫酸铜不够量 |
C.乙醛溶液太少 | D.加热时间不够 |
某草药中有一种色素,它的结构简式为,用它制成的试剂可以检验物质的酸碱性。能够跟1 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2(水溶液)或H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 )
A.3 mol、5 mol | B.6 mol、8 mol |
C.10 mol、8 mol | D.6 mol、10 mol |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此有机物可发生反应的类型可能有①取代 ②加成 ③消去 ④酯化 ⑤水解 ⑥中和 ⑦氧化 ⑧加聚,其中组合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⑤⑥ |
B.②③④⑤⑥ |
C.①②③④⑤⑥ |
D.全部 |
乙醇分子中各化学键如图所示,对乙醇在各种反应中应断裂键的说明,正确的是( )
A.与金属钠作用时,键②断裂 |
B.与浓硫酸共热至170 ℃时,键①和⑤断裂 |
C.与乙酸、浓硫酸共热时,键①断裂 |
D.在铜催化下和氧气反应时,键①和②断裂 |
做乙醛被新制Cu(OH)2氧化实验时,有以下步骤:①加入0.5 mL乙醛溶液;②加入2% 硫酸铜溶液4—5滴;③加入10% NaOH溶液2 mL;④加热至沸腾。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 B.③②①④ |
C.②③①④ | D.①③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