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含有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线段BC代表Fe3+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 |
B.原混合溶液中c(FeBr2)=6 mol·L-1 |
C.当通入Cl22 mol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 |
D.原溶液中n(Fe2+):n(I-):n(Br-)=2:1:3 |
100mL浓度为2mol·L-1的盐酸溶液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减慢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有
A.加适量6mol·L-1HCl溶液 |
B.加数滴CuCl2溶液 |
C.加适量醋酸钠固体 |
D.加适量NaNO3溶液 |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熔融电解质中,O2-向负极定向移动 |
B.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13O2===8CO2+10H2O |
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2O2- |
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负极,电极反应为:C4H10 +26e-+13O2-=== 4CO2↑+5H2O |
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制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
B.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 |
C.用NaOH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 |
D.读取滴定管内液体的体积,俯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Fe (OH)3悬浊液<Fe (OH)3胶体<FeCl3溶液 |
B.可利用反应2CO=2C+O2(此反应![]() ![]() |
C.若弱酸HA的酸性强于弱酸HB,则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钠盐溶液的碱性:NaA<NaB |
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可加入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
一定条件下,中学化学常见物质甲、乙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则乙可能是
A.Al(OH)3 | B.H2SiO3 | C.FeCl2 | D.CH3C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