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DDT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广为应用的一种杀虫剂,它由三氯乙醛和氯苯通过如下反应制备得到:
据统计,由于使用了DDT等化学农药,减少了病虫害,挽回的粮食损失占总产量的15%。若以世界粮食产量18亿吨计算,那么有2.7亿吨是由化学农药换回来的,相当于10多亿人一年的口粮。此外,DDT还能有效地杀灭蚊蝇、体虱等传播疾病的害虫,从而大大减少疟疾、伤寒等的发病率和死亡人数。瑞士昆虫学家保罗·米勒因发现DDT药效,而于1948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材料二 DDT曾因其稳定性、脂溶性、药效普适性等特点被大量生产和普遍使用,以致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美国生物学家卡尔松曾对包括DDT在内的医药所造成的公害,做过生动的描写:“天空无飞鸟,河中无鱼虾,成群鸡鸭牛羊病倒和死亡,果树开花但不能结果,农夫诉说着莫名其妙的疾病接踵袭来。总之,生机勃勃的田野和农庄变得一片寂静,死亡之幽灵到处游荡……”此发现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从20世纪70年代初起,美国、瑞士等国相继禁止生产DDT。我国政府于1985年禁止使用DDT。
材料三 为了杀灭对人类有害的昆虫,而又避免或减少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平衡。化学工作者进行了不懈地努力,研制出多种新型杀虫剂,以代替DDT等农药。例如,化合物A就是其中一种,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请完成下列各题。
(1)氯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氯苯和三氯乙醛生产DDT的反应是__________。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取代反应 D.加成反应
(2)下列关于DDT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DDT也能杀死有益的生物
B.DDT极易溶于水
C.DDT是烃的衍生物
D.DDT不易被生物分解
(3)在过去,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在喜马拉雅山山峰的积雪中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
A.DDT是挥发性物质
B.DDT已加入全球性的生物循环
C.考察队将DDT带到了南极
D.南极动物也偶尔到施用农药的地区觅食
(4)①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②化合物A可能有的化学性质________。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氧化反应 D.还原反应
E.酯化反应 F.水解反应
已知:A为酸式盐,B为某二价主族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其中B的化学式中共有32个电子, 常温常压下C、D、F、G、I均呈气态 ,除G呈红棕色外其他气体均为无色。等物质的量A、B与少量的水充分混合能恰好完全反应。图中反应条件(除高温外)均已略去。
(2)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在A溶液中加入M
②向A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
(4)C还可在纯氧中安静燃烧,产物为H和一种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C、X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试回答:
(1)若X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可能是。(填序号)
a、S b、Na c、Mg d、Al
(2)若X为金属单质,向C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B的化学式为;C溶液在储存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若A、B、C为含同种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X为强酸或强碱。A和C在H2O溶液中反应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为。
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
件:①元素周期表中,Z与Y相邻,Z与W相邻;②X分别与Y、Z、W可组成化学式为YX3、X2Z和X2W三种共价化合物。请填空:
(1)X、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
(2)X2W的电子式是 ,YX3、X2Z和X2W形成的晶体类型都属于;
(3)X、Y和Z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强酸。写出该酸的稀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X、Y和Z组成的另一种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该离子化合物在210℃分解生成一种只含Y、Z的气体和一种只含X、Z的液体(在常温、常压下)。已知40g该离子化合物完全分解可生成11.2L的气体(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4)X、Y、Z和W组成一种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5:1:3:1;该化合物具有还原性。
①写出该化合物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化合物具有还原性:
。
(1)某学生在实验室做了5个实验
①在铝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直至过量,
②在明矾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
③在强碱性溶液中逐滴加入铝盐溶液直至过量,
④在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CO2直至过量,
⑤在强酸溶液中逐滴加入偏铝酸钠溶液直至过量。
并根据以上实验画出下列5种图象(纵坐标为沉淀的物质的量,横坐标为溶液中加入物质的量)实验与图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①和(a) | B.②和(b) | C.③和(e) | D.④和(c) |
(2)已知:氧化性:KMnO4>HNO3;Bi位于周期表中VA,+3价较稳定,NaBiO3溶液为无色。取一定量的Mn(NO3)2溶液依次进行下列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①滴加适量的NaBiO3溶液,溶液变为紫红色。
②继续滴加适量H2O2,紫红色褪去,并有气泡产生。
③再加入适量的PbO2固体,固体溶解,溶液又变为紫红色。
④最后通入足量的SO2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a)KMnO4、H2O2、PbO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实验④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实验②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的两处明显的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
B仪器的名称是。
⑶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
其作用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