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学生绘制的①②③三地从7月4日到12月12日昼长变化示意图,其中阴影部分因故被污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被污损的阴影部分,最有可能为下图中的

自7月4日至12月12日,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
| B.①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 |
| C.潘帕斯草场由枯转荣 |
| D.北印度洋沿岸洋流由向西流转为向东流 |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的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四地最可能位于热带的是()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C点的昼长为()
| A.24小时 | B.12小时 |
| C.20小时 | D.10小时 |
图中所示日期,下列各地中白昼最长的是()
| A.太原 | B.长春 | C.南昌 | D.昆明 |
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于2013年8月31日至9月12日在辽宁举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在此期间,济南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是()
| A.昼逐渐变长 | B.昼逐渐变短 |
| C.昼先变长后变短 | D.昼先变短后变长 |
在此期间,济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
| A.先变小后变大 | B.先变大后变小 |
| C.一直变大 | D.一直变小 |
读某区域经纬网和昼夜分布示意图,虚线为日界线,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苏瓦、阿洛菲两地比较()
| A.日期相同,区时阿洛菲早 | B.日期苏瓦早,区时两地相同 |
| C.日期苏瓦早,区时阿洛菲早 | D.日期苏瓦晚,区时阿洛菲早 |
图示时刻,地球分属两个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
| A.1:11 | B.1:5 | C.1:7 | D.7:17 |
东经121°比东经120°的地方()
| A.区时早 | B.一定先看到日出 |
| C.地方时早 | D.日期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