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2001年和2011年我国五省区各种作物的投入比重(%)。据表分析相关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
2001 年 |
2011 年 |
||||||||||
|
谷物 |
豆类 |
糖类 |
油料 |
棉花 |
蔬菜 |
谷物 |
豆类 |
糖类 |
油料 |
棉花 |
蔬菜 |
甲 |
28.74 |
0.00 |
2.34 |
0.00 |
50.56 |
18.36 |
26.80 |
0.00 |
1.79 |
0.00 |
49.71 |
21.70 |
乙 |
40.69 |
23.41 |
1.77 |
0.00 |
0.00 |
34.13 |
61.56 |
16.24 |
0.70 |
0.00 |
0.00 |
21.50 |
江西 |
46.56 |
0.00 |
0.00 |
7.44 |
2.85 |
43.15 |
52.80 |
0.00 |
0.00 |
7.72 |
3.33 |
36.15 |
浙江 |
35.03 |
0.00 |
0.00 |
5.06 |
1.08 |
58.83 |
16.44 |
0.00 |
0.00 |
2.01 |
0.00 |
81.55 |
丙 |
15.04 |
0.00 |
4.68 |
2.61 |
0.00 |
77.67 |
19.31 |
0.00 |
7.99 |
0.00 |
0.00 |
72.70 |
甲、乙、丙三省可能分别是
A.黑、新、滇 | B.新、黑、琼 |
C.琼、豫、黑 | D.冀、琼、黑 |
分析表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省是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其主导因素是市场 |
B.江西以谷物生产为主,是因为平原面积广大 |
C.浙江谷物投入比重降低,是因为种植结构调整 |
D.乙省蔬菜投人比重降低是由于退耕还湿 |
下表是"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各题。
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
||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
①约16亿人 |
|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
温饱型消费水平 |
②10亿之内 |
小康型消费水平 |
③8-9亿人 |
|
富裕型消费水平 |
④7亿之内 |
表中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读某四国人口构成示意图,回答各题:
某四国人口构成示意图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承受人口经济压力最大的国家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最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地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A.黄土高原 | B.亚马孙平原 | C.巴西高原 | D.恒河平原 |
根据国家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中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地区。2007年到乡镇企业就业和外出务工的农民有2.26亿。读图4“各省人口迁出数”和图5“各省人口迁入数”,完成各题。我国人口净迁入最多的3个省区和人口净迁出最多的3个省区分别是
A.新疆、山东、北京,四川、贵州、河南 | B.山东、福建、海南,安徽、四川、江西 |
C.广东、浙江、上海,四川、湖南、安徽 | D.上海、新疆、福建,四川、贵州、江西 |
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
A.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 B.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 |
C.加快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 | D.加速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
“朝是庄园夕是沙,不知何处是我家”所描述的人口迁移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自然原因 | B.社会因素 | C.经济因素 | D.政策因素 |
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主要方向最可能是
A.从欧洲迁往非洲 | B.从北美迁往拉美 |
C.从亚洲、拉美迁往北美 | D.从西亚(中东)迁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读“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图”,据此回答各题。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
重约是
A.93% | B.33% | C.13% | D.60% |
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比重下降了4.89%,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1.3亿。因此,解决新世纪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的盲目流动 |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 |
下图为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各题。
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①属国际人口迁移②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农村到城市
③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④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收入差距 | B.家庭婚姻 | C.环境质量 | D.文化教育 |
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 B.扩大了![]() |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 |
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