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天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所示山地自然带分布特点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坡云杉林带缺失——坡度大 | B.乙坡自然带海拔低——热量充足 |
| C.丙坡积雪冰川带下界高——降雪多 | D.丁坡自然带数目多——高差大 |
图中天山山脉大致为
|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 B.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 |
| C.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 D.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线 |
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分析回答22——23题。
亚洲与北美洲相同的农业灾害是()
A.台风、洪水、沙漠 化 |
B.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和酸雨 |
C.干旱、洪水、蝗灾![]() |
D.热带气旋、干旱、水土流失、洪水和龙卷风 |
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 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 | 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 |
| C.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O℃ | 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 |
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亳克/升的自然灾害。完成21题
2006年1月20日,某报以“珠三角咸潮敲响警钟 水资源大省竟然也叫‘渴’”为题,报道了珠江受严重咸潮威胁。以下描述中,可成为珠江咸潮成因的是
①南粤大地的干旱
②珠江流域内水库下泄流量增加
③全球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以及森林植被的逐渐恢复
④天文潮水的顶托作用
⑤珠江流域内用水量大
⑥离岸风的吹拂
| A.①③④ | B.①④⑤ | C.②③⑥ | D.②③⑤ |
读“20世纪50-90年代广东省年平均受灾情况统计表”,完成19——20题
广东省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居全国之首,其中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有()
| A.地震、洪涝、台风 | B.台风、暴雨 |
C.低温冷害、 冰雹、滑坡 |
D.海啸、风暴潮、干旱 |
一个时期以来,广东省受灾面积和受灾人口逐年上升的趋势,原因是()
| A.寒潮灾害频繁 | B.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淡漠 |
| C.季风环流改变 | D.人口增长快,经济发展迅速 |
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读图完成
17——18题
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 |
| 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
| 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
|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
蝗虫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③④ |
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回
答 15——16题
PQ线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 B.南半球,西半球 |
| C.北半球,西半球 | D.南半球,东半球 |
Y地所在国()
| A.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
| B.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流过 |
| C.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
| D.是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国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