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某区域简图,回答下面问题。(20分)
(1)说明A、B两地年降水量的显著差异,并分析产生此差异的主要成因。 (6分)
(2)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说明c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8分)
中国是C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下表为C国进、出口我国的主要产品类型。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分别说出两国之间的贸易对各自经济的促进作用。(6分)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
(1)甲图中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直接表现、。(4分)
(2)乙图中的①②两线中,最有可能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线,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其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环境问题突出,表现在、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分)
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在我国的一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
(1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植被是和荒漠。
(2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该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印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Rl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__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会使得土地。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5)大量引Rl、B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从事耕种,创造了古埃及文明。埃及90%以上的国土是沙漠,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是沙漠中的“绿色走廊”,人口、城市和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这里。1960年埃及在尼罗河上修建阿斯旺大坝,历时10年半,耗资近10亿美元,建成坝高
(1)阿斯旺大坝的建设给埃及带来了哪些经济效益?
(2)阿斯旺大坝给埃及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如果你的家乡政府计划在河流上建坝,你认为政府在决策前应做哪些工作?
三平原位于东北平原东北部,是由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三江冲积形成的沼泽平原。三江平原的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从“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两个迥然不同的发展阶段。
(1)开垦三江平原的荒地,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引入灌溉水源 | B.增加土壤肥力 | C.平整土地 | D.排水 |
(2)2000年国家决定停止对“北大荒”沼泽地的开垦,并建立自然保护区。简述保护沼泽地的重要意义。
(3)停止开垦“北大荒”后,耕地不再增加,发展农业的出路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