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为某年度四个国家粮食作物生产的统计表。据表完成下列小题。

               国家
生产统计




每公顷肥料使用量(千克)
108.8
53.7
250.8
191.9
每公顷收获量(千克)
1,956
977
2,495
3,150
平均每人收获量(吨)
121.7
140.6
6.1
79.2
平均每人耕地面积(公顷)
145.6
186.6
2.1
37.9

 
四国中,粮食生产潜力较大的两个国家是

A.甲、乙 B.丙、丁 C.乙、丁 D.甲、丙

丙、丁两国的农业生产主要特点是

A.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低 B.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
C.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D.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留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为保护传统节日文化,我国将这些主要传统节日增加为法定假日。
下列传统节日中,与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无关的是

A.春节 B.清明 C.端午 D.中秋

下列传统节日中,上海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春节 B.清明 C.端午 D.中秋

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志性民俗,下列有关春节习俗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方家家户户过年忙着磨米粉、包汤圆和自制年糕
B.广州过年有段谚语:“腊月廿三糖瓜儿粘;廿八把面发;三十晚上熬一宿”
C.壮族人民一边痛饮浓香的马奶酒,一边尽情地唱歌跳舞
D.台湾家家准备供品,如甜橘、甜米果(年糕)等,还在门后竖放两根“长年蔗”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39—40题。

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
B.由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变
C.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
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读下图“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36—38题: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 D.技术水平高

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始腾飞时,美国的产业结构中,降幅最大的产业可能是

A.信息产业   B.轻纺工业 C.旅游业 D.精密仪表工业

防治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A.扎设方草格沙障固沙 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
C.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 D.改善荒漠区局部小气候

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应该是全面的,但要把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放在突出位置,做到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特色旅游、促进交通通信设施建设协调发展,据此回答32一34题:
西北干旱地区目前开发的主要水源是

A.冰川融水 B.河流水
C.湖泊水 D.深层地下水

引起西部地区沙漠化进程速度快的自然原因是

A.西部地区的耕作与放牧的粗放
B.远离海洋,降水少,风蚀严重
C.西部地区易发生虫害和鼠害
D.西部地区毁林和开垦草原现象严重

民谣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下列行为或现象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及沙尘暴频发的是
①以粮为纲,有粮不慌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人口众多并快速增长④大量挖采中药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