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据此回答以下问题。新时期我国的分配制度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部分先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等多个阶段的尝试,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历程表明( )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②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更公平”三个字写进党代会报告,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执政党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这体现了( )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
| B.真理具有客观性和条件性 |
| C.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和探索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
| D.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
“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自然条件恶劣,长期以来无人成功种植蔬菜。我国某农学专家坚信,粮食作物能生长的地方一定能种蔬菜。他在总结前人失败 教训的基础上,采取收集雨水、提高土壤墒情、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等措施,在埃塞俄比亚成功种植了大白菜、茄子、辣椒等蔬菜,创造了“里程碑式的”奇迹。他的成功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
②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国库也叫国家金库,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
| A.唯意志主义的 |
| 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
| C.人脑主观自生的 |
| 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 |
3岁宝宝在小区里上幼儿园,近日,老师交给家长3张分别为语文、数学、英语课程的试卷;妈妈看了一遍题目,发现题目偏难,自家宝宝大部分不会,跟老师沟通后,老师认为是家长失职。老师的做法
| A.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
| B.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
| C.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
| D.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 |
诡辩家欧布里德对前去讨债的朋友说“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去讨吧!”在这里,欧布里德
| A.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 |
| B.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 |
| C.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
| 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
荀子曰:“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句话启示我们
| A.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
| B.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利用规律 |
| 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
| D.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利用规律的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