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6分)根据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同时,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需要花更大气力。只有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尽快把我们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都提高起来,尽快把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工作能力都提高起来,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更加有效运转。
(1)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之间的关系。(12分)
(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有关知识,分析如何发挥文化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作用。(10分)
(3)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当代学者崔卫平的“你所站在的那个地方,就是属于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人便是什么。你内心光明的时候,中国便不再黑暗。”,无不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自觉的历史担当。据此,你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感悟。(4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实现人生价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由央视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以来,引起了数千万网民的热议,收视率迅速登顶。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国人提笔忘字,已成常态,汉字书写面临危机。
不少网民认为,汉字听写能拯救汉字文化危机。
其理由有:①“听写的每一个汉字、词语背后都有一则文化典故或历史故事,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②“汉字听写大会上,竞赛的选词、命题、解释、评判,使参赛选手、文化名人与电视观众之间产生文化交流、碰撞。”③“观看听写大会的过程,就是全民自我教育的过程,不少人把手机输入法改成了手写。”
也有网民认为,汉字听写难以起到拯救汉字文化危机的作用。
其理由为: ①“把娱乐与文化混杂,观众在写错字的尴尬中哄堂一笑,缺乏文化认识、文化诉求和对自己文化的热爱。” ②“参赛选手只局限于读写记忆,却无心品读其中的文化信息和传统经典,此活动难以承担文化重任。”③“比赛中不少字词偏僻生冷,且反映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的字词较少,局限于纯粹文化,影响狭隘。”
⑴你是否赞同“汉字听写能拯救汉字文化危机”?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理由。
⑵请就怎样拯救汉字文化危机提出两点方法论建议。


材料二某省人民政府抢抓机遇,果断创建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港区管委会将航空交通建设、融资、评估、运营四大环节交给市场,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削减审批事项,并多渠道公开办事程序和规定,做好规划和服务。港区管委会打破行业垄断,放开市场准入,优化市场体制环境,对市场经济的主体一视同仁,调动多种生产要素的活力。港区管委会通过完善经济法规、规范市场秩序,改革财税、金融制度,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了国际化大企业和人才的聚集。如今港区的部分产品已远销欧美、俄罗斯以及中东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港区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
⑴分析材料一中图1和图2共同揭示的经济问题。并分析说明航空港区管委会多项举措的经济意义。
⑵我国正处在图2第Ⅲ阶段到第Ⅳ阶段的转型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该航空港区管委会为适应这一转型,作出了哪些努力?
⑶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说明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举措的正确性。

十面“霾”伏,用来形容2013年整体糟糕的天气再合适不过。雾霾,这个词语用自己的方式飘入寻常百姓家,成了街知巷闻的新词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雾霾的严重与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和政绩不无关系,经济发展了却破坏了生态环境。2013年12月9日,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把中央关于不简单以GDP论英雄的要求落实到了实处,树立了政绩考核的新导向。
材料二 2014年马年春节前后,我国大部地区再次陷入雾霾天气。大年初一(1月31日 0:20)南昌PM2.5指数为999,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于污染、燃煤和汽车排放,再加上春节鞭炮燃放,空气质量严重下降。
材料三大气污染防治正式成为各方共识,治理雾霾,也需要全民参与 、公众意识的提高。那种出门动不动就开豪车、坐私人飞机、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土豪”行为也该改一改了。
(1)请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改进政绩考核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有关知识谈谈治理雾霾天气的现实意义。
(3)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公民如何在治理雾霾中传递正能量。

材料一 2014年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何香久向大会递交提案,建议大幅提高公务员工资。而他建议的是“给基层公务员逐步涨工资”,媒体却报道成了“给公务员大幅涨工资”。何香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大多数公务员,是勤勤恳恳工作,没有灰色收入。“不能让广大公务员为少数腐败分子埋单”。辣椒评论:关于公务员涨工资问题,早前人们就针锋相对地讨论过了,有支持的、有反对的,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务员工资到底涨与不涨,还需从长计议。人们吐槽的那些内容,有很多是带有个人私利色彩的。作为国家规范化管理的一支队伍,最终公务员工资涨还是不涨,还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毕竟公务员队伍很庞大,一些政策能否实现还需认真调研并研讨。
(1)你是赞成还是反对提高公务员工资?请用有关政治生活知识阐明理由。
材料二 2014年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媒体的提问。李克强在谈到民生问题时阐述: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保基本,建立一张统筹城乡的“网”,也就是说要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住房等诸多方面构建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兜底线,也就是社会救助救济的制度化,我们决不能让无家可归、因贫弃医等现象频发;促公平,就业、创业、教育的公平。
(2)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政府今年着重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经济意义并为此提两条建议。

2014年是新一届领导层履职次年,也被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立足国情,遵循规律,思想创新,关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的改革举措相继出台。
材料一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单独两孩”政策正式落地。
2013年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作出了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决议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或者常委会应根据人口与计生法和本决议,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及时修改相关地方性法规或作出决议。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的人口压力越来越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即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适应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有必要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依法启动“单独两孩”政策不断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尽管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人口众多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个基本国情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不会改变。此次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并不意味不要计划生育了,而是既要抓好“单独两孩”政策的实施,也要抓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1)根据上述材料,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解读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材料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此次高考改革路线图的内容包括:一、实施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的人才选拔方式;二、完善高中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学习好各门课程,克服文理偏科现象;三、部分科目实行一年多考,减轻学生高考压力;四、完善高考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清理规范升学加分政策,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五、加快建立多渠道升学和学习立交桥,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次选拔机会。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