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807年化学家戴维用电解熔融氢氧化钠制得钠:4NaOH(熔融) 4Na+O2↑+2H2O;后来吕萨克用铁与熔融氢氧化钠作用也制得钠,反应原理为3Fe+4NaOH
Fe3O4+2H2↑+4Na↑。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解熔融氢氧化钠制钠,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OH--2e-=H2↑+O2↑ |
B.若用戴维法与吕萨克法制得等量的钠,则两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也相同 |
C.吕萨克法制钠的原理是利用铁的还原性比钠强 |
D.目前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钠法制钠(如下图),电解槽中石墨为阳极,铁为阴极 |
下列各组试剂在溶液中反应,当两种试剂的量发生改变时,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氯化镁、氢氧化钠 | B.硫酸钠、氢氧化钡 |
C.铁、盐酸 | D.溴化亚铁、氯水 |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对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变红![]() |
B.先变红后褪色 | C.变白 | D.不变色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A.标况下,22.4L苯的分子数为NA |
B.48 g O3气体含有NA个O3分子 |
C.0.5 mol·L-1 CuCl2溶液中含有0.5NA个Cu2+ |
D.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大胆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A.探究SO2与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 |
B.探究Na与水的反应可能生成NaOH和H2O2 |
C.探究浓H2SO4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中可能有CuS |
D.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以Cl2,酚酞红色褪去的现象是溶液的酸碱性变化所致,还是HClO的漂白性 |
气体X可能由NH3、Cl2、HBr、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X通入AgNO3溶液时产生浅黄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HNO3溶液,若将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却不见沉淀产生,则有关气体X的成分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HBr,可能含有CO2、Cl2 | B.一定不含CO2 |
C.一定![]() |
D.可能含有Cl2、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