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表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试剂按一定体积混合后,分别加入四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甲、乙、丙、丁)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 试剂/mL |
甲 |
乙 |
丙 |
丁 |
4 mol/L H2SO4 |
20 |
V1 |
V2 |
V3 |
饱和CuSO4溶液 |
0 |
2.5 |
V4 |
10 |
H2O |
V5 |
V6 |
8 |
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甲产生气泡的速率最快 B.V1<V2<V3<20
C.V4=V5=10 D.V6=7.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
②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铁)比马口铁(镀锡铁)更易腐蚀;
③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原电池的装置
④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
⑤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
Al+3OH--3e-=Al(OH)3↓
⑥实验室中用稀HNO3溶液与Cu反应制取NO气体反应很慢,加一块石墨使之与Cu接触后反应加快
A.②④⑤ | B.①③⑥ | C.①③④ | D.②⑤⑥ |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①C(s)+O2(g)===CO2(g) ΔH1 C(s)+O2(g)===CO(g) ΔH2
②S(s)+O2(g)===SO2(g) ΔH3S(g)+O2(g)===SO2(g) ΔH4
③H2(g)+O2(g)===H2O(l) ΔH52H2(g)+O2(g)===2H2O(l) ΔH6
④CaCO3(s)== =CaO(s)+CO2(g) ΔH7CaO(s)+H2O(l)===Ca(OH)2(s) ΔH8
A.① | B.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已知:H2(g)+F2(g)===2HF(g);ΔH=-270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 kJ热量 |
B.1 mol 氢气与1 mol 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 |
C.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
D.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氢气和1 L氟气吸收270 kJ热量 |
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 | 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 |
C.放电时,正极附近碱性减弱 | D.总反应为:2Li+2H2O===2LiOH+H2↑ |
利用含碳化合物合成新燃料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方法,已知:CO(g) + 2H2(g)CH3OH(g)过程能量情况如下图所示,曲线I和曲线Ⅱ分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两种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ΔH变小 | B.该反应的ΔH=+91kJ·mol-1 |
C.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 D.如果该反应生成液态CH3OH,则ΔH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