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历史教科书的教育目标,其中可能属于20世纪30年代教育目标的是( )
A.“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
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 |
C.“特别说明其(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
D.“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之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困建立之本” |
对下图所示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浪漫主义作品 |
B.它反映了工业文明对思想观念的冲击 |
C.它体现了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 |
D.它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社会现实 |
学者王加丰在《反现代化与反全球化思潮》一文中提到“这种思潮在批判现代化弊病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回到过去的念头”。其基本特征是“渴望”,“渴望不能达到的、已经失去的、无可挽回的、正在消失的、幻想和梦境中的事物。”这种思潮应该是
A.古典主义 | B.现实主义 | C.现代主义 | D.浪漫主义 |
一个画家曾为法国鲁昂大教堂绘制了三十余幅画作,其中有《鲁昂大教堂,从正面看到的大门》、《鲁昂大教堂,傍晚时分》等。他曾给妻子的信中写到,面对同一个景物每天都会有一些头天未曾见到的新发现,也会失去一些东西。根据这种创作风格,该画家应属于
A.浪漫主义 | B.现实主义 | C.印象派 | D.立体派 |
人们评论一个艺术流派:“(他们)拥抱现实生活——但是以不同的方式。别具一格的是,他们对色彩、光线和光学的新理解融入他们的画作中。”下列画家属于这一流派的是
A.德拉克洛瓦 | B.凡·高 | C.列宾 | D.毕加索 |
有学者认为,公元14世纪到17世纪之间,在欧洲,空间的概念发生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下列事实能证明此变化的是
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 ②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③绘画时强调捕捉光和色的“瞬间印象” ④汽车和飞机便捷了地区间联系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