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6年1月潘恩在发表的《常识》中说:“第一、各种统治的权柄还掌握在英王的手里,他会否决这个大陆的全部立法。……他是不是当然要对这些殖民地的人民说,除非经我同意,不准你们制定任何法律!”材料表明潘恩( )
A.揭露英王腐败 |
B.批判英国君主专制 |
C.认为英王对北美压迫严重 |
D.号召北美人民进行反英斗争 |
儒家思想的许多积极部分不仅对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被东亚一些国家、民族所推崇。这表明 ( )
A.儒家思想已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 B.优秀文化既有民族性,又世界性 |
C.人类社会的文化最终会走向统一 | D.世界文化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
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了尖锐的挑战,“工商皆本”的学说被广泛地提出。出现思想转变的根源是( )
A.土地兼并严重 | B.对外贸易发达 |
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 D.社会性质的变化 |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新航路开辟后的西学东渐
④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
C.王阳明的“心学” |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