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10月10日,梁启超在天津讲演“辛亥革命之意义”,“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网: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梁启超称辛亥革命是历史上第三回“有意义的革命”,主要着眼于 ( )
A.清朝统治的灭亡 | B.专制政体的颠覆 |
C.中华民国的成立 | D.《临时约法》的颁布 |
西汉王国问题最终得以解决的措施是
A.“削藩”建议的采用 | B.“七国之乱”的平定 |
C.“推恩令”的实施 | D.“大一统”思想的形成 |
“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这段引文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财政官制
A.汉代 | B.唐朝 | C.宋初 | D.元朝 |
下图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
针对于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 B.把选拔任用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 |
C.扩大了各级官吏的来源 | D.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
关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秦主要实行官位世袭的制度
②九品中正制属于察举制的发展,仍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方式
③科举制属于考试选官的制度
④科举制与察举制从对象、内容、程序等方面都带有封闭性的特征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