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普遍认为,罗马法是古罗马人在继承古希腊人的哲学的基础上,融合罗马人的务实精神而形成的留传后世的、西方价值和文化的综合体的法律瑰宝。罗马法体现的“古希腊人的哲学”思想和罗马人的“务实精神”分别是( )
| A.人文主义、统一社会道德 | B.人文主义、规范社会行为 |
| C.民主政治、调节社会秩序 | D.轮番而治、扩大帝国统治 |
西塞罗认为:“我们区分好的和不好的法律只能凭自然标准……官员的职责在于领导和发布正确的、有益的、与法律相一致的政令。犹如法律指导官员,官员也这样指导人民,因此完全可以说,官员是说话的法律、法律是不说话的官员。”下列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①自然标准是具体法律的基础②官员发布的政令就是法律
③法律是官员指导人民的重要依据④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有人写了一幅悼念清朝晚期某重要官员的挽联:“幕府封疆,书生侯伯,孝廉宰辅,疏逖枢机,系天下安危者二十年,魂魄常依帝左右;湖湘巾扇,闽浙楼船,沙漠轮蹄,中原羽檄,壮圣主威灵于九万里,声光远烁海东西。”该官员是
| A.林则徐 | B.李鸿章 | C.曾国藩 | D.左宗棠 |
清代的理藩院
①是专管西藏地区宗教事务的中央官署②是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
③有利于加强对我国边疆地区的管辖④由元朝的宣政院发展而来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史载:元代“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其中的“都省”应该是指
| A.中书省 | B.行省 | C.尚书省 | D.门下省 |
某同学这样讲述“洛阳纸贵”的典故:“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版印刷,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这段讲述有悖史实,这是因为西晋时期
| A.造纸术没有被发明 | B.都城在长安而非洛阳 |
| C.尚未发明雕版印刷术 | D.没有赋这一文学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