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线菊是一种常见的园林栽培灌木,花色绚丽,品种繁多。为研究金山绣线菊和金焰绣线菊对弱光照的耐受能力,研究者完成实验得到如下结果。
图2-4-12 不同弱光处理下两种绣线菊光合速率日变化
(1)研究者利用遮荫网控制不同组别的透光程度,对照组应采取的处理是____________。各处理条件下,图中所示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时刻是________。
(2)处理条件为____________时,两种绣线菊光合速率在全天只出现一次高峰,此条件主要影响光合作用发生在________部位的________阶段。
(3)恢复处理是指撤掉遮荫网,常规条件培养15天后测定的指标。从图2-4-12两种绣线菊恢复处理的曲线可知,对弱光耐受能力更强的是__________绣线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每种处理条件几乎都在12:00左右出现“低谷”,此时细胞间隙中的________不足,直接产物________下降。
(5)若想进一步研究不同透光处理是否影响叶片中光合色素的种类和含量,实验操作步骤应包括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称取等量各组叶片分别加入等量无水乙醇,用研磨过滤法获取色素提取液
b.制作各组叶片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c.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色素提取液的紫外吸收光谱
d.利用毛细吸管反复多次向滤纸条上转移色素提取液
e.利用移液管在无菌条件下向滤纸条上转移色素提取液
f.将带有色素提取液的滤纸条底端浸于层析液中一段时间
g.比较各组滤纸条上色素条带的数量、宽度和颜色差异
Ⅰ 研究人员利用番茄植株进行了两组实验,实验一、二的结果分别用下图中的(1)、(2)表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除满足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外,还必需在适宜的等外界条件下进行。
(2)实验一的自变量是,图(1)中a点条件下番茄植株相对生长速率低于b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温26℃、夜温20℃一定是番茄植株生长的最适温度组合吗?,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表示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容器内O2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①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相等的点是。
②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图(2)在图(3)中以A为起点画出该密闭容器内CO2含量变化的曲线。
(4)植物的生长发育除受温度光照等条件的影响外同时也会受微生物的影响。在微生物(如酵母菌)的培养过程中,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计数的方法是:,
如检测结果血球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的平均数是10个,那么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是个。
Ⅱ.右图是对一位患有胃瘘的妇女所进行的临床实验结果。
实验一让该妇女吃麦片粥,该妇女明显对麦片粥厌恶;
实验二让该妇女吃自选喜欢的食物如新鲜蔬菜、炸鸡腿、蛋糕等。两次实验中食物经咀嚼后都没有进入胃内。
(1)实验二胃液分泌量高于实验一,说明会直接影响调节胃液分泌的神经中枢的活动。
(2)把食物通过胃瘘灌入该妇女胃内,一段时间后有胃液分泌;若阻断神经联系,食物在胃内仍能引起少量胃液分泌,该实验结果说明
。
(3)有人提出了胃泌素的假说,认为胃黏膜可分泌一种物质——胃泌素,能影响胃液的分泌。请探究胃泌素对胃液分泌的作用。
①主要实验材料和用品:小鼠若干只、0.9%生理盐水、胃黏膜提取液.
②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步骤
a.把生长发育相同的健康小鼠分成数量相等的甲、乙两组
b.甲组静脉注射一定浓度的胃黏膜液,乙组注射等量的0.9%生理盐水。
c.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观察并记录小鼠胃液的分泌状况。
④实验
结果预测:
a.如果,假设成立。
b.如果,假设不成立。
I.下图中①②③④⑤⑥代表玉米细胞内某生理过程中的相关物质,→表示④⑤的移动方向,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④分别表示。
(2)已知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如下表:
第一个 字母 |
第二个字母 |
第三个 字母 |
|
U |
C |
||
U |
苯丙氨酸 |
丝氨酸 |
U |
苯丙氨酸 |
丝氨酸 |
C |
|
亮氨酸 |
丝氨酸 |
G |
|
C |
亮氨酸 |
脯氨酸 |
U |
A |
甲硫氨酸 |
苏氨酸 |
G |
G |
缬氨酸 |
丙氨酸 |
A |
缬氨酸 |
丙氨酸 |
U |
请补充图中合成的多肽前几个氨基酸序列:甲硫氨酸-
(3)在基因工程中以⑥为模板反转录得到的目的基因与①的区别在于:
Ⅱ.玉米是雌雄异花的植物,通常顶部开雄花序,腋部开雌花序。花期同株和异株能自由授粉。其性别是由两对基因(B和b、T和t)决定的,B控制腋部雌花序、T控制顶部雄花序。基因型为BT的玉米,顶部开雄花序腋部开雌花序(雌雄同株);基因型为bbT的玉米腋部长不出雌花序顶部开雄花序(雄株);基因型为Btt的玉米腋部雌花序,顶部花序也变成了雌花序(雌株)。请分析回答:
(1)基因型为bbtt的玉米植株性别是
(2)在一次育种实验中将玉米甲品种(bbtt)与乙品种(BBTT)间行种植,花期自由授粉,待籽粒成熟分开收种,第二年播种甲品种所结种子(F1),F1花期也自由授粉,得到籽粒(F2),预测F2的性别及比例为:
(3)如果第二年播种乙品种所结种子,得到的F2性别及比例与以上预测相同吗?,为什么?
I.下列装置图中,I内放入一盆正常生长的大豆,盆中透气良好,其它土壤条件也适宜,其中E为固体干燥剂(保持装置内空气湿度不变);Ⅱ处为—支U型玻璃管;Ⅲ中放有一只健康小白鼠;Ⅳ使装置中的空气以一定速度按箭头方向流动,①②③为通气开关。用该装置几套进行下述几个实验,请回答:
(1)实验一:打开①,关闭②③,不给光照,C处液面(上升;基本不变;下降)
(2)实验二:打开①,关闭②③,在适宜光照下,如果大豆光合作用强度小于装置中所有生物的呼吸作用强度, C处液面基本不变,请用相关的反应式和简短的文字加以说明:
。
(3)实验三:关闭①,打开②③,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C处液面(上升;基本不变;下降)。
(4)如果实验三进行较长一段时间后,当小白鼠出现缺氧症状时,取出立即抽取血液测定可发现:pH(明显上升;基本不变;明显下降);血脂含量有所增加,分析其原因是:。
(5)实验四:在装置空气中加入C18O2和15N2,重复实验实验二,一天后,分析大豆和小白鼠的相关物质的放射性,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大豆体内有机物可含18O,也可含15N;小白鼠的尿液中可含18O,不含15N |
B.大豆体内有机物不含18O,可含15N;小白鼠的尿液中可含18O,也可含15N |
C.大豆体内有机物可含18O,不会含15N;小白鼠的尿液中可含18O,不含15N |
D.大豆体内有机物可含18O,也可含15N;小白鼠的尿液中不含18O,不含15N |
II.为了证明C4植物的叶肉细胞不能合成淀粉的原因是缺少暗反应所必需的酶(三羧酸酶系,已能提取保存),有人选取甘蔗叶片细胞进行了实验研究。下面是该实验不完整的图解,请分析图解并对实验进行补充:
(1)图解中①处的处理方法是。
(2)继续实验必需用到的试剂有:A液、B液、稀释液、M液(含有
供能物质的试剂)、清水、碘液、试管、吸管、恒温箱等。
(3)继续实验是否必须在光照下进行?,原因是
(4)继续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三支洁净的试管标号为1、2、3。
第二步:在1、2号试管中加入A液2mL,3号试管加入B液2 mL。向1、3号加入1 mL清水,向2号试管加入1 mL。
第三步:分别向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M液后通入适宜浓度的CO2,且在25℃水浴中保温。
第四步:一段时间后,取出3支试管,各加入2滴碘液,观察试管中液体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是:,证明科学家猜想正确。
为了加快优良种牛的繁殖速度,科学家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
(1)试管牛和克隆牛的培育过程中均用到的细胞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来促进B牛多排卵的激素可能是________分泌的促性腺激素。E牛的性别是_______。
(3)产生F牛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其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
(4)要培育高产奶率的转基因牛,则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一般是________,转基因牛乳腺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参与分泌物加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细胞器。
CCTV一2于2005年4月7日报道,卫生部4月6日发布了《苏丹红危险性报告评估》,报道中提到苏丹红一号是一种人工色素(工业染料),它在人体内代谢生成相应的胺类。科研人员欲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探究苏丹红是否对人体有危害。请回答:
(1)根据所学的动物细胞工程知识,你认为采取下列哪种技术手段最合适:
A.动物细胞融合 | B.动物细胞培养 | C.胚胎移植 | D.核移植 |
(2)根据上述选择,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苏丹红一号”
是否对人体有危害。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实验方法步骤:
①材料准备:从医院妇产科获取所需要的原材料组织,浓度为O.09%“苏丹红一号”试剂,高倍显微镜,培养瓶若干,配制好的培养液,剪刀,培养箱,所需要的酶。
②制备检测细胞:
a.配制细胞悬浮液:
b.将悬浮液分装到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置于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③检测过程:
第一步。第二步
第三步
④实验结果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