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诗中写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奇观主要是该处环境中什么因素的影响? ( )
A.物理信息 | B.化学信息 | C.行为信息 | D.营养信息 |
科学家在某温泉喷水口中发现一种耐热细菌,其最适环境为温度80℃和pH为7.0。从这种细菌体内提取到一种细菌蛋白酶,现将这种细菌蛋白酶、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乳清蛋白、淀粉和适量水混合后,装入一容器内,调整pH至7.0,保存于80℃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最终剩余的物质是
A.细菌蛋白酶、多肽、淀粉、水 |
B.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多肽、麦芽糖、水 |
C.细菌蛋白酶、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
D.细菌蛋白酶、胃蛋白酶、麦芽糖、水 |
下图是某细胞进行增殖时可观察到的几个时期,用L~P表示,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①N期有8条染色体
②L期后紧接着P期
③P期与M期细胞内DNA数量相等
④M期一条染色体包括两条染色单体
A.①②③ | B.①④ |
C.②③④ | D.①③ |
如图甲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乙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 |
B.图甲中BC段始终有染色单体的存在 |
C.图乙中细胞处于图甲中BC段 |
D.图乙中细胞含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 |
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然后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在这些细胞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和染色体上DNA分子数分别是
洋葱表皮细胞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并测定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下图。对结果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
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
C.细胞吸收M需载体蛋白的参与 |
D.细胞吸收M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