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生态系统中,已知一只鹰增重2kg要吃10kg小鸟,小鸟增重0.25kg要吃2kg昆虫,而昆虫增重100kg要吃1000kg绿色植物。在此食物链中这只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百分率为( )
A.0.05% | B.0.5% | C.0.25% | D.0.025% |
下列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可表示人的肌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
B.乙图所示物质运输速率不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 |
C.丙图可表示酵母菌细胞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产生量的关系,a点时产生ATP最多 |
D.丁图可表示狗的离体![]() |
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说明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 |
B.图乙中cd段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了染色体 |
C.图丙中,若B点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不可能为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 |
D.图丁中a、b曲线分别依次表示小鼠和青蛙随温度变化的耗氧量 |
右图的甲和乙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细胞器,a、b、c均为基质。在光照充足时,有关代谢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产生的O2全部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甲被利用 |
B.在a、b、c中,都能合成ATP |
C.乙同化作用所需的原料,来自细胞内和细胞外 |
D.a中合成的C6H12O6直接进入b,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
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图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合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30℃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不变),从理论上分析,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应该是
A.a点上移,b点左移,m值上移 |
B.a点不移,b点左移,m值不变 |
C.a点下移,b点右移,m值下移 |
D.a点下移,b点不移,m值上移 |
下图A表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一些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B表示相关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Ⅰ、Ⅱ、Ⅲ细胞分别对应图B中的i、d、m区段 |
B.—个细胞经过图B曲线所示过程,最多可产生8个子细胞 |
C.图A中有4个染色体组的是Ⅱ和Ⅲ,曲线a和f对应的区段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
D.在图A和图B中,只有Ⅰ细胞和曲线g、i对应的区段中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