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使之自交得到F1植株是
| A.高矮之比是1:1 | B.全是矮秆 |
| C.全是高秆 | D.高矮之比3:1 |
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动物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细胞产生1种卵细胞
B.该细胞发生交叉互换的时间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C.图中A与a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若该细胞产生的一个卵细胞为Ab,则三个极体的基因型为ab、aB、AB
下列为取自同一哺乳动物不同细胞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基因型表示为MMN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图甲、乙、丙所示的细胞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
②图甲、乙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丙、丁细胞中不具有同源染色体
③图丁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④若相应基因如图丁所示,则说明该细胞在此之前发生了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如图表示某二倍体雄性动物(XY型)细胞分裂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若图1、2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只含有2个染色体组 |
| 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中BC段的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或1个Y染色体 |
| 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图3所示细胞均在BC段 |
| 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 |
在哺乳动物受精的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将其头部钻入卵细胞中,与卵细胞发生结合,当一个精子进入后,细胞发生变化,不再让其他精子进入。这一现象体现出细胞膜能够( )
| A.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
|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
| C.促进卵细胞摄入所需要的精子 |
|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
如图表示同一生物不同时期的细胞图(仅画出部分染色体),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①的子细胞不可能是卵细胞;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②的下一时期 |
| B.图②、图④所示过程仅发生在某些器官中,图②分裂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
| C.图③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之比为1∶2∶2,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好的时期 |
| D.图④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细胞分裂完成后将形成为2个精子细胞或第二极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