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 |
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 |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 |
D.如果图中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则夏季a、b、c、e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 |
从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具有多样性或特异性的分析错误的是
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
B.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
C.一个含2 000个碱基的DNA分子,其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1000种 |
D.人体内控制β-珠蛋白合成的基因由1 700个碱基对组成,其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1700种 |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④⑤ |
下列与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需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 |
B.配制培养基的成分应适合肺炎双球菌生长和繁殖 |
C.转化的有效性与R型细菌的DNA的纯度有密切关系 |
D.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②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
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④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适宜时间后搅拌和离心,
以上4个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是
A.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
B.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 |
C.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
D.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