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表明了( )
A.病毒中有DNA,没有蛋白质 | B.细菌中有DNA,没有蛋白质 |
C.蛋白质和DNA,是遗传物质 | D.DNA是遗传物质 |
细菌、支原体、动物肝细胞和植物叶肉细胞等共同具有的结构是
A.内质网 | B.核糖体 | C.细胞核 | D.线粒体 |
如图所示为某二倍体生物卵巢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若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则顺序依次为乙→丙→甲→丁 |
B.甲、乙、丙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依次为2、2、1 |
C.若乙是次级卵母细胞,丁一定为卵细胞 |
D.若丙的基因组成为AAbb,其亲代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 |
如图为某雄性动物皮肤生发层细胞的分裂图像。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分裂所形成子细胞的基因型是:BbXAY和BbXaY |
B.该细胞发生的变异不可能是基因重组引起的 |
C.该细胞分裂后期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 |
D.若B所在的染色单体移向细胞同一极,则其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全部异常 |
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
B.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
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 |
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 |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有性生殖生物中的一切遗传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