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三个不同地区家蝇种群对杀虫剂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结果。家蝇对杀虫剂产生抗性,其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家蝇种群来源 |
敏感性纯合子(%) |
抗性杂合子(%) |
抗性纯合子(%) |
甲地区 |
78 |
20 |
2 |
乙地区 |
64 |
32 |
4 |
丙地区 |
84 |
12 |
1 |
A.三个地区中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最低
B.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基因迁移不会改变三个地区的种群抗性基因频率
D.神经细胞膜上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
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
A.能多次强化刺激效应B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
B.抗原的积累促进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释放大量白细胞介素﹣2 |
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
D.能增强体内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 |
下面是关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辅助性T细胞只能接受抗原﹣MHC复合体的刺激 |
B.器官移植发生免疫排斥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免疫 |
C.致敏前的B细胞不能合成抗体分子 |
D.被动免疫时人体内抗体合成量不出现明显增加 |
外来物种薇甘菊用自己的身体织成一张大网,罩住其他植物,被其覆盖的植物或者被绞杀、重压致死,或因缺少阳光、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萎.而田野菟丝子茎缠绕在薇甘菊植株上,茎上即可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营养物质.如表为薇甘菊长期入侵某生态系统,随时间推移植物种类数及碳储量变化.据表分析,正确是()
未被侵入时期 |
轻微入侵时期 |
重度入侵时期 |
||
植物种类(种) |
150 |
121 |
69 |
|
碳储量 (吨/公顷) |
植被 |
56.2 |
50.9 |
43.5 |
凋落物 |
2.0 |
3.5 |
5.4 |
|
土壤 |
161.9 |
143.2 |
117.7 |
A.由于薇甘菊是生产者,它的入侵会使该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逐渐增加
B.野菟丝子与薇甘菊之间存在寄生关系,可利用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危害
C.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和种群密度均下降,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也逐渐减弱
D.引入田野菟丝子之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逐渐降低
将某植物的幼苗放在单侧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如图为该幼苗尖端以下部位的横切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幼苗尖端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
B.单侧光来自b侧,导致该处生长素浓度高 |
C.a侧细胞的伸长速度小于b侧 |
D.其向光侧相当于将茎横放的远地侧 |
有一种生活在热带的果蚁,将自己含有蛋白酶的排泄物排在收集来的落叶上,用这些落叶来培养真菌,然后以腐叶作为自己的食物来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果蚁与真菌之间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
B.真菌分泌的纤维素酶能促进落叶中纤维素的分解 |
C.果蚁和真菌都是分解者,共同促进碳、氮元素的循环 |
D.果蚁从落叶中同化的能量,可通过食物残渣的形式传递给真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