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其突变性状是由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方案: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
性别 |
野生性状 |
突变性状 |
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 |
雄株 |
M1 |
M2 |
Q=M2/(M1+M2) |
雌株 |
N1[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
N2 |
P=N2/(N1+N2) |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0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该株突变个体的基因型为XAYa、XaYA或XAYA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下图表示生长素对植物某营养器官的影响,在“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叙述中,高浓度、低浓度分别指 ( )
A.大于a的浓度、小于a的浓度 |
B.大于c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 |
C.大于b的浓度、小于b的浓度 |
D.大于a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 |
如图是科学家为了弄清转化因子的本质所做的一组实验,则三个实验的培养皿中只存在—种菌落的是()
A.实验一 | B.实验二 | C.实验三 | D.实验一和三 |
设置不同C02浓度,分组光照培养蓝藻,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见右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dl、d2、d3浓度下蓝藻种群的K值分别为Kl、K2、K3,则Kl>K2>K3 |
B.与d3浓度相比,d1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光反应生成的[H]多 |
C.与d2浓度相比,d3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多 |
D.密闭光照培养蓝藻,测定种群密度及代谢产物即可判断其是否为兼性厌氧生物 |
如图所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⑦各代表流入下一环节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次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去路包括在④途径中 |
B.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
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
D.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不正常分离的情况,如果一个类型A的卵细胞与一个正常的精子结合,则后代可能会患哪种遗传病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 B.白化病 |
C.21三体综合征 | D.血友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