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B.铁器已经普遍使用
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 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自北宋出现纸币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被日益普遍使用,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最终获得政府认可。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重农抑商”政策的失败 B.政府对贸易的控制加强
C.白银成为一种主要的流通货币 D.政府对贸易的控制遇挫

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图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②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
③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④官府鼓励手工业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任其消长 D.农工比重适当

《汉书?食货志》记载: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太常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谷多。以下对材料中的耕作方法叙述不恰当的是()

A.该耕作法是垄作法的发展 B.该耕作法提高了粮食产量
C.使用该耕作法后,一年两熟制形成 D.这是一种保苗抗旱的耕作方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