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感动世界华人的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诗反映了( )
A.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已经是台湾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 |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成为海峡两岸的共同诉求 |
C.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所认同 |
D.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
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3米的胡佛水坝宣告竣工,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的直接目的在于( )
A.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
B.促进农业发展,以摆脱经济危机 |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
罗斯福新政通过立法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目的是( )
A.克服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
B.争取工人支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
C.加重对工人的剥削,攫取更多利润 |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
“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阿诺德·J.汤因比的上述言论主要基于( )
①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②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遭到极大冲击 ③“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走进了死胡同 ④与西方不同,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初步成果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右图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
美国汽车长龙
A.汽车工业和微电子产业是美国的支柱产业 |
B.财富高度集中,汽车工业最先出现衰退征兆 |
C.分期付款刺激消费,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 |
D.大量股票投入生产领域,刺激了经济发展 |
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
A.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繁荣 |
B.美国市场的分期付款 |
C.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矛盾被激化 |
D.股票投机导致股价大幅度哄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