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3月5日香港《星岛日报》报道:“香港人民对于英国的这块殖民地到一九九七年归中国统治之后能够保持它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与日俱增。”此报道说明香港人民( )
A.不支持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 B.迫切要求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
C.企盼获得民族独立和自由 | D.逐渐认可“一国两制”的方案 |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三中全会做出了许多重大的决策。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历次三中全会的是
A.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
B.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 |
C.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
D.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
下图反映的是1949~1990年间我国
A.粮食生产基本状况 |
B.钢铁生产基本状况 |
C.人民公社入社人数基本状况 |
D.个体工商业户数量 |
《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 )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 B.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 D.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来源 |
江南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与下图四处地址有关的对应说法正确的是
A.A处文化遗存证明已经出现人工育蚕技术 |
B.唐代B处盛产白瓷,制作精美 |
C.陈启源海外归来在C处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
D.荣氏兄弟在D处创办了大生纱厂 |
李鸿章认为,开口通商“于中国利害参半,未为全失”。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认识方法的是
A.“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 |
B.“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 |
C.“租界中沉淀的不仅是罪恶,亦有工业文明的积累” |
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