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
|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
在工业化浪潮冲击下,一些国家依靠政府力量调动资源推进工业化进程。以下企业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 A.1794年瓦特与博尔顿创办蒸汽机制造公司 | B.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兴办江南制造总局 |
| C.1882年洛克菲勒—标准石油托拉斯诞生 | D.1895年清末状元张謇成立南通大生纱厂 |
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①②③处的初衷应该是
| A.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 | B.实业救国、建设国家、富国强兵 |
| C.建设国家、实业救国、富国强兵 | D.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建设国家 |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 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 B.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 |
| 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 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 |
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 B.专制制度的衰落 |
| C.西方文明的影响 | D.抑商政策的松动 |
观察下列图片,从图一到图三的变化主要说明了
| A.生产工具由石器到铁器演变 | B.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
| C.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 | D.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