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表,该表反映出
1932—1933年部分国家失业率统计表
| 国家 |
英国 |
比利时 |
瑞典 |
美国 |
奥地利 |
挪威 |
丹麦 |
德国 |
| 失业率 |
22—23% |
24% |
27% |
29% |
31% |
32% |
44% |
A.英国已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B.经济危机波及世界所有国家
C.“以工代赈”成为首要之举 D.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加剧
“对发展经济来说,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 )
|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 C.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D.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的制约 |
下列对图一、图二、图三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三种不同时代经济结构比较示意图
| A.图一的经济结构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后形成的 |
| B.图二的经济结构是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
| C.当今世界正在形成图三的经济结构 |
| D.经济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
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以下哪一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更完整()
| A.垄断组织的产生 |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
| C.新型工厂制度产生 | 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
20世纪90年代在任美国总统说:美国是靠变革而繁荣的……但是我们这个国家在太长的时间中用太多的方法放任自流……12年来,利益逐层渗透的经济理论在堆积如山的联邦债务上造成一种虚假繁荣。全国放任自流的结果使如此众多的美国家庭,甚至连双亲工作家庭都不再为他们的孩子做提高生活的美国梦了。为改变这种状况,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 A.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 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D.既反对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 |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美国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材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 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
| 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 | 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