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
A.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 B.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
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 |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政治力量 | B.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
C.抵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 D.引进了大量近代科学技术 |
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棉纺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 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企业 |
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 | 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 |
下面是明代苏杭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从中解读出的正确信息有
职业 |
自耕农 |
佃农 |
工场工人 |
商人、工场主 |
占人口比例 |
24% |
36% |
30% |
10% |
①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②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③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④丝织业发展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③④D.②③
明朝李鼎在《李长卿集》中描述:“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主要反映明代
A.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 B.货币经济占据主导 |
C.国内物资交流频繁 | D.形成区域商人群体 |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民贵君轻 | B.重农抑商 |
C.施行仁政 | D.闭关锁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