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公元14世纪到17世纪之间,在欧洲,空间的概念发生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下列事实能证明此变化的是
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 ②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③绘画时强调捕捉光和色的“瞬间印象” ④汽车和飞机便捷了地区间联系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称为德意志皇帝。”而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则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两个规定反映了两国( )
| A.实行君主立宪制 | B.共和力量的强大 |
| C.代议制形式有别 | D.国家元首无实权 |
假设穿越“时空隧道”,回到 1876 年的欧洲,法、德两国的国家元首都可以做的事情是()
| A.统率三军 | B.主宰议会 |
| C.创制法律 | D.任职终身 |
某学生的论文把英国“光荣革命”、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一票共和”、设计德国政治管理模式的俾斯麦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的扩展 |
| B.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
| C.西方政党政治的发展演变 |
| D.走向世界的英国政治发展模式 |
“(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随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它”是指()
| A.英国《权利法案》 | B.美国1787年宪法 |
|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D.德意志帝国宪法 |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私犯中规定:“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该条款体现的目的是()
| A.维护罗马贵族的利益 |
| B.保障下层平民的权益 |
| C.严厉惩处夜间行窃者 |
| D.保护罗马公民财产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