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主要近代技术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该表反映了主要近代技术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
技术门类 |
西方发明 |
上海 |
重庆 |
铁路 |
1825年 |
1876年 |
1934年 |
电报 |
1835年 |
1871年 |
1886年 |
电话 |
1876年 |
1882年 |
1912年 |
电灯 |
1881年 |
1882年 |
1906年 |
①近代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②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逐步加强
③西方技术的传入加快中国近代化进程 ④中国吸收西方文明的速度逐步加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最主要的经验教训是()
A.必须坚持中共领导的武装斗争 | B.必须创建新型的人民军队 |
C.利用国民党组织起义是可行的 | D.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引自毛泽东1927年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赞颂的是()
A.北伐战争 | B.南昌起义 | C.秋收起义 | D.广州起义 |
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
C.给予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
孙中山在同盟会纲领中借用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语的真实意图是()
A.反清复明 | B.反对封建统治 |
C.反满兴汉 | D.反对民族压迫 |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 B.拜上帝教不符合中国国情 |
C.军事指挥屡屡失误 | 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