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从这一自白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
②对认识的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
③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 
④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不是在自我陶醉/她是在想我是怎样才变得成熟/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沟/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丑陋/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感谢光照日晒/给了我成熟的俊秀……这首《秋实》的小诗给我们的哲学启迪有
①有价值的东西总能给人带来愉悦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正确的价值观是人生幸福的导航仪
④人的行为选择与价值判断总是一致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莫言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相融合、历史与当代社会相融合。用魔幻的手法反映现实,核心是“真实”。这种写作手法反映了
①现实是文学创新依据,魔幻是归宿
②魔幻是文学作品创作的方式,现实是归宿
③发挥意识创造性就能将魔幻变为现实
④魔幻手法是主观的,现实的内容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读图“品格如同树木,名声如同树阴”。漫画启示我们

A.要修身筑本,并且重视量的积累
B.要脚踏实地,认真改造客观世界
C.要改变思维,着力解决次要矛盾
D.要树立形象,不懈追求人生价值

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中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②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③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④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郑辛遥的漫画《回避·遇见》给我们的启示是

A.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全面地看问题
B.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矛盾具有客观性,要正视和解决矛盾
D.矛盾有主次之分,要善于把握重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