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用得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得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这是近年来人民群众对干部任用实行公示制的通俗说法。选用干部通过公示的办法让群众把好最后一关,将干部人选交给群众评说、把关。这种制度
①体现出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扩大了民主监督的渠道,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③表明公民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
④体现出我国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④ | D.①②④ |
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含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时。”古人的这段话说明 ()
| A.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 |
| B.事物的发展是有前因后果的 |
| C.处理问题必须重视各个局部 |
| D.认识和处理问题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
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司机、乘客等多种不同的角色。从哲学上看,这种现象反映了()
| A.联系的多样性 |
| B.联系的普遍性 |
| C.联系的具体性 |
| D.联系的无条件性 |
一些大学生在应聘时遭遇“姓氏歧视”。一位“裴”姓同学,就因为这“倒霉”的姓氏失去了即将到手的会计职位,老板说,“裴”和“赔”同音,不吉利。姓“裴”不吉利的认识()
| A.夸大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
| B.割裂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
| 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
| D.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
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做起,最后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目标,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归宿。《大学》这一思想反映出()
|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
| B.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作用 |
| C.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联系 |
| D.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