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雷锋,离开我们已经50多年了。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雷锋在短暂的一生中助人无数。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半个世纪以来,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深深镌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习近平同志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值此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之际,国内外媒体热炒“雷锋精神”。某中学高二(1)班的学生对此颇感兴趣,成立自主学习小组,围绕“雷锋精神伴我们成长”的主题进行探究,请你一并参与其中。
第一小组的同学了解到,雷锋出生在旧社会一个穷苦农民家庭,7岁沦为孤儿,然而他没有在逆境中沉沦。解放后,他先后加入少先队、共青团,并成为一名军人和共产党员。他从事的是拖拉机手、推土机手、汽车驾驶员等普通而平凡的工作,但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省吃俭用捐助受灾群众;利用休息时间到车站扶老携幼;出差时,为旅客端茶送水,打扫卫生,他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但做了好事却从不留姓名。1962年,22岁的雷锋在执行运输任务时不幸殉职。
(1)请你从文化的作用和对人的影响角度,说说雷锋的成长足迹和雷锋精神对我们人生的启示。
第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中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在时尚嗅觉敏锐的年轻人中间,一股时尚风又悄然兴起:雷锋帽、大茶缸子、帆布绿背包,这些曾一度被封上“老土”标签的玩意如今又刮出了时尚风,几家大型电子网购网站甚至打出了“雷锋帽”售罄字样。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议论。有同学说:“现在是市场经济,利用雷锋的影响力也可以生意兴隆”。
(2)你是否支持他的观点?请你从文化与经济关系进行论证。
(3)每年的3月5日是雷锋纪念日,学校拟在校园内宣传雷锋精神,请你以雷锋精神为题,设计两幅标语。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数百位科学家
经过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布了四个“气候评估报告”。1990
年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者共同影响的结果”;1995
年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
年报告认为,“新的更强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气候变暖可能归因于人
类活动”;2007年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将这种可
能性从2001年的约66%提升到90%以上。
结合“气候评估报告”关于地球变暖原因的描述,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
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10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
2011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很严峻。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人数多,
有660多万;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实际就业市场不适应。目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部和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共同研究制订了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如完
善鼓励鼓励毕业生到基层、企业、边远地区就业的各项政策;进一步畅通毕业生到各类企业,
特别是民营企业就业的路子,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
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谈谈国家实施的政策和措施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改革开放的30多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30多年。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我们党最为宝贵的政治和精神
财富,形成和发展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又指导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们一定要继续
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崭新实践中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如何体
现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

材料一: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
心灵以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
材料二: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
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回答材料一、二反映的分别是什么哲学观点?二者有何共性?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希望的佳
节。春节年年过,岁岁各不同。某校高三(1)班同学在寒假期间开展“感受龙年春节”为
主题的实践探究活动,请参与其中。
材料一:不一样的年味儿

同学们了解到:今年春节,一些城市的烟花爆竹不像往年那么“热闹”了,除了除
夕夜零点钟声敲响的那一会儿热闹了一下,烟花和爆竹声变得越来越稀疏了。而新
年俗不断涌现:短信、微博、视频拜年;旅游健身、学习充电等正越来越多地走进
人们的春节长假……人们觉得,少放点烟花爆竹,年味儿也不会变淡!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鞭炮声音少了
年味儿却没减?
材料二:微博热议春节游

到异地过年,感受不一样的年俗、年味,成为一种既传统又时尚的过年方式。同学
们发现春节旅游服务质量成为微博热议话题。有网友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春节游遭
遇“天价海鲜”的经历,相关地方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并积极回应,诚邀网民建言献
策,网民们对此纷纷提出建议。
(2)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网民微博热议的积极意义。
材料三:全球关注“中国龙”

中国龙年春节的庆祝活动已超越华人的范围,成为吸引不同族群的大事。同学们了
解到:除中国邮政发行了龙年邮票外,美国、澳大利亚等十余个国家的邮政部门也
发行了各自国家的龙年邮票来欢庆春节。十二生肖,尤其是神秘的“龙”已很难被
世界拒绝。
(3)从材料中提炼出最恰当的文化观点并加以论证,说明此观点中蕴含的哲学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