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来,中国多地持续的大雾天气使得“PM2.5”这一陌生的专业术语,成了民众口中的热词。某校高二(1)班的5名同学组成探究小组,对PM 2.5的成因、监测和治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展开了热烈讨论,请你一同参与。
【信息点击】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它能直接进入肺部,甚至渗入血液,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国家环保部2011年11月16日对外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了PM2.5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收封的各类反馈意见表明,公众普遍赞成将PM2.5纳入标准。12月30日,环境保护部审议并原则通过这一标准。
【观点碰撞】
同学甲认为:据我了解,一台PM2.5监测仪器大约要花费二三十万元,一年的运营维护成本近5万元,一个监测站常年运行下来成本很高,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立即开展PM2.5的监测还有一定难度.
同学乙认为:在全国推广PM2.5的监测,也意味着大量监测仪器的上马,相关生产企业也将迎来一个较大的市场机会,还是应当尽快在全国推广PM2.5的监测工作。
(1)请你站在同学甲或乙的立场上,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论证该观点。
【参与行动】同学们通过讨论交流认识到,PM2.5主要来源于日常发电、汽车尾气、工业生产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PM2.5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只是第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才是最关键的。
(2)请你提出两条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建议,并指出其《经济生活》依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劳动者求职 新型思维方法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监测,2010年9月份全国汽车市场价格总体呈小幅下降走势,国产汽车与进口汽车价格双双走低。自进入6月以来,车市的降价声一直没有中断过,目前绝大多数汽车销售市场都较冷清,前来购车的消费者明显减少。除了一些畅销的车型依然还需加价才能提到车外,以降价来促销的品牌已日益增多。销售企业以及车市经销商已经充分感受到产销环比下降的阵阵“ 凉意”。
如果你是一位汽车生产厂商,面对车市的降价声应该如何应对?

材料一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毒火腿”、“注水肉”、“劣质奶粉”、“有毒粉丝”等事件接连被曝光和查处。这些事件,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材料二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6月1日开始实施。在总结“三鹿事件”教训的基础上,食品安全法特别明确取消免检制度,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对“问题食品”实行召回制度等规定。
结合上术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认识。
(2)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说明国家怎样才能有效防止食品危害人民群众事件的发生?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把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强调既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倡导效率与公平并重的理念。
结合材料谈谈应该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某班以“增加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为主题,收集到以下信息,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性学习。
表一

注:GDP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的总和,是反映国民收入的主要统计数字之一。
材料一:作为“保增长、扩内需”一揽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出台的刺激消费优惠政策,涉及汽车、家电等消费领域。比如,对排气量在1.6升(含)以下的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实行减半征收;在全国实施“家电下乡”,并在部分省市开展“家电以旧换新”试点,对农民和城镇居民购买家电予以补贴等。
甲组同学讨论上表时,认为上表反映出的问题不利于增加居民消费,材料中的刺激消费优惠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1)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根据材料,说明刺激消费为什么能促进经济增长。

2010年春天,我国西南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并有向湖南北蔓延之势,将严重影响水稻生产。预计2010年大米的销售价格也会略有上涨。大米价格的上涨,又带动了小麦等粮食价格的上涨。
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水稻价格的不断攀升对小麦等粮食价格产生的带动作用?
(2)水稻价格的不断上涨对于其他地区水稻种植业会带来哪些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