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分)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提出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长效机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主要传统行业产能利用率
行业 |
产能 |
产量 |
利用率 |
粗钢 |
10亿吨 |
7.2亿吨 |
72% |
电解铝 |
3000万吨 |
1988万吨 |
72% |
水泥 |
29.9亿吨 |
21.8亿吨 |
73% |
平板玻璃 |
10.4亿标箱 |
7.1亿标箱 |
68% |
造船 |
8010万载重吨 |
6010万载重吨 |
75% |
注:目前普遍的标准是,产能利用率小于75%为严重过剩。我国新兴行业风电设备制造的利用率只有67%,光伏电池为57%、多晶硅只有35%.产能严重过剩已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问题,并运用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化解产能过剩为什么要以市场为主导?
材料二:钢铁是河北的支柱产业,但钢铁又是耗能和污染大户,其污染造成的雾霆天气给当地群众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当地政府下定决心解决这一问题.尽管化解产能过剩,压缩淘汰产能7000万吨,将涉及就业人员数百万人,影响GDP上千亿,但当地政府仍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通过结构转型,政府购买服务等各种方式解决遗留问题,真正实现让人民满意的活动效果。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有关知识,分析当地政府应如何履职才能让人民满意?(10分)
材料三:增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是化解产能过剩的主要任务之一。R集团会司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秉承传统文化“和为贵”思想,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和原则;挖掘“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鼓励员工开拓进取,为企业创新发展献计鼓策的机制……企业文化建设有声有色,.促进了企业的良性发展。
(3)从文化生活的角度,你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应当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10分)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甘肃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0年10月,甘肃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地州市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甘肃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甘肃省委为什么要组织调研,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
据《半月谈内部版》报道,二位北京客商想在山东沾化县投资3000万元建设大型的纺织项目,因该项目建设要毁占大面积枣园而遭县政府拒绝。该县负责人表示,我们需要招商引资实现GDP的快速增长,但我们决不要破坏生态环境的GDP,更不要砸老百姓饭碗的GDP。全县50万亩冬枣园不但是我们生态立县的根本,更是全县农民的“摇钱树”。目前,沾化不仅利用枣园富了百姓,还在此基础上建成了省级生态建设示范县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产业结构实现了延伸和优化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说明该县“决不要破坏生态环境的GDP,更不要砸老百姓饭碗的GDP”这一做法的合理性。
近年来,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此,我国政府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取水许可管理,完善水资源综合规划,深化水价改革,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推动了饮水安全、节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中国人民终于摆脱了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困扰,圆了温饱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的,现阶段农业发展又面临着库存增加、农产品增收缓慢的新问题,这一新问题与过去农产品短缺的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请回答上述这段论述是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的?
某中学商二(1)班同学决定围绕“水资源的节约使用”这一课题展开探究性学习。在调查中,同学们也了解到,当地一家大型企业,采取适当措施,使原先的“废水”得到充分利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了90%以上。大大节约了水资源。材料中“废水不废”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哲学道理?
节约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应尽职责。请你就制订“家庭节约用水计划”提两项措施,并分别说明这些措施的哲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