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分)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提出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长效机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主要传统行业产能利用率
行业 |
产能 |
产量 |
利用率 |
粗钢 |
10亿吨 |
7.2亿吨 |
72% |
电解铝 |
3000万吨 |
1988万吨 |
72% |
水泥 |
29.9亿吨 |
21.8亿吨 |
73% |
平板玻璃 |
10.4亿标箱 |
7.1亿标箱 |
68% |
造船 |
8010万载重吨 |
6010万载重吨 |
75% |
注:目前普遍的标准是,产能利用率小于75%为严重过剩。我国新兴行业风电设备制造的利用率只有67%,光伏电池为57%、多晶硅只有35%.产能严重过剩已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问题,并运用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化解产能过剩为什么要以市场为主导?
材料二:钢铁是河北的支柱产业,但钢铁又是耗能和污染大户,其污染造成的雾霆天气给当地群众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当地政府下定决心解决这一问题.尽管化解产能过剩,压缩淘汰产能7000万吨,将涉及就业人员数百万人,影响GDP上千亿,但当地政府仍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通过结构转型,政府购买服务等各种方式解决遗留问题,真正实现让人民满意的活动效果。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有关知识,分析当地政府应如何履职才能让人民满意?(10分)
材料三:增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是化解产能过剩的主要任务之一。R集团会司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秉承传统文化“和为贵”思想,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和原则;挖掘“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鼓励员工开拓进取,为企业创新发展献计鼓策的机制……企业文化建设有声有色,.促进了企业的良性发展。
(3)从文化生活的角度,你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应当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10分)
某企业是我国东南地区一个以吸管为主要产品的民营企业,其创始人在十年打拼,两手空空的窘境下,既耐受寂寞,又放眼长远,抓住该地区建设小商品市场的契机,逐渐做大做强。从租赁摊位代销,到家庭自行生产;从确定商标构建自身形象,到收购多个同类厂家;从着手制定企业、行业、国家标准,到瞄准国际标准。企业产品从形状、材质、功能和包装上不断创新和拓展,力图适应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现在该企业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吸管制造企业,占据世界吸管市场50%的份额,使小吸管成就了新高度。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中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该企业的成功经验。
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金融市场形成强烈的冲击,国际经济增速放缓,我国经济发展也受到了明显的影响,出现增速减缓的运行态势。但是,我国经济有自身的特点,13亿人口中有8亿农民,国内市场广阔,特别是农村市场有很大潜力。同时,又有20万亿元的居民储蓄的潜在需求。城乡居民对改善住房的愿望十分强烈,对汽车等主要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还比较强劲,对满足各层次的服务需要也比较旺盛。通过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能够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1)说明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经济学依据。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
针对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的状况和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呈下降的趋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两个同步”的重要提法意味着在建设富强国家的同时,也着力使百姓拥有更多财富,分享发展成果,这成为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结合材料,请就“着力使百姓拥有更多财富,分享发展成果”提出建议。
目前一些中学生存在着“吃的看广告,穿的看牌子,玩的看流行”的现象,手机、电子辞典等“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有些学生的消费超过了父母消费的总和,给家庭经济带来压力。针对这种情况,某校高二(1)班以“中学生消费面面观”展开研究性学习。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同学的消费行为主要受什么消费心理的影响?
(2)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3)你认为中学生怎样做,才是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近日,第九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在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宜宾市隆重开幕。有着悠久历史的宜宾,旅游资源丰富,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博大精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悠幽古韵、“名酒之都”的香醇美酒、“蜀南竹海”的万波碧翠、“中国石海”的雄奇峻秀,从而,积淀下了厚重的长江文化,特别是酒文化、竹文化、茶文化博大精深。
近年来,该市始终坚持以旅游工作作为切入点,牢固树立跳出旅游抓旅游的理念,把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城市空间战略地位的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初步形成了旅游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互动发展的崭新格局。
随着旅游文化业的蓬勃发展,该市接待游客人数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强劲势头,极大地牵引带动了餐饮、住宿、客运、通信、商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为群众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岗位,使各方利益都得以实现。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该市“始终坚持以旅游工作作为切入点,牢固树立跳出旅游抓旅游的理念”的唯物论依据是什么
(2)结合材料谈谈该市是如何坚持用联系的观点来发展旅游文化业,构建和谐宜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