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在神经系统正常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根据对下一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可以把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调节过程如图4-10-2所示)。图1和图2是某动物体内的两种突触,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图1 兴奋性突触作用示意图 图2 抑制性突触作用示意图
图4-10-2
| A.两种突触的兴奋传递离不开体液的参与 |
| B.图2的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可导致突触后膜的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
| C.两者产生的神经递质不同,说明两种细胞的基因不同 |
| D.图1和图2的突触后膜不可能属于同一个神经细胞 |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 |
| B.分化后的细胞丧失了全能性 |
| C.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
| D.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 |
如图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
| B.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 |
| C.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 D.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 A.N和Q | B.N/2和Q/2 | C.N和Q/2 | D.N/2和Q |
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证明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
| B.细胞全能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有一套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
| C.斯图尔德的组织培养成功表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
| D.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它的全能性就越低 |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衰老的生物体中,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
| B.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 |
| C.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是因其有特有的胰岛素基因 |
| D.只有患癌个体体内才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