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在神经系统正常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根据对下一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可以把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调节过程如图4-10-2所示)。图1和图2是某动物体内的两种突触,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图1 兴奋性突触作用示意图 图2 抑制性突触作用示意图
图4-10-2
| A.两种突触的兴奋传递离不开体液的参与 |
| B.图2的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可导致突触后膜的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
| C.两者产生的神经递质不同,说明两种细胞的基因不同 |
| D.图1和图2的突触后膜不可能属于同一个神经细胞 |
以下实例,能表现生物膜流动性的是()
| A.细胞膜允许一些小分子等物质进出细胞 |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
| C.白细胞吞噬病原菌 | D.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
互为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没有下列哪项特征()
|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
| B.在四分体期共用一个着丝点 |
| C.形态、大小一般相同 |
|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联会现象 |
一个细胞周期的持续时间是:()D
| A.一次分裂开始至下次分裂开始 | B.一次分裂开始至下次分裂结束 |
| C.一次分裂结束至下次分裂开始 | D.一次分裂结束至下次分裂结束 |
对于中心法则,经科学家研究后,发现生物中还存在着逆转录现象,它是指遗传信息的传递从:
| A.蛋白质→RNA | B.RNA→DNA | C.DNA→RNA | D.DNA→DNA |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2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②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③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
④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
| A.①③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