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红松林受到人为砍伐破坏,形成一片“空地”,一段时间后空地上出现杨树、白桦等植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红松林重新成为该处的优势种。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地”上出现杨树、白桦属于次生演替 |
B.“空地”形成前后,物种的丰富度不同 |
C.与杨树、白桦相比,红松林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
D.“空地”上的红松林一定与其他红松林的物种组成相同 |
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含2条肽链的蛋白质时,相对分子量减少了900,由此可知:此蛋白质分子所含的氨基酸数和肽键数分别是
A.52、52 | B.50、50 | C.52、50 | D.50、49 |
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等生物细胞特有的分裂方式 |
B.一个核缢裂成两个核 |
C.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体 |
D.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的变化 |
在氧气充足的锥形瓶中,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的过程不生成
A.ATP | B.酒精 | C.H2O | D.CO2 |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
B.ATP的化学元素组成包括C、H、O、N、P
C.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是供应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D.ATP中的A与构成RNA的碱基A代表的含义相同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
B.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 |
C.酶的作用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
D.酶在催化过程中不断被消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