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显弱酸性 |
B.Y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 |
C.X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不易变质 |
D.X的氢化物和Z的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对热稳定的化合物 |
已知:在一定温度下,H2(g) + I2(g) 2 HI(g)的平衡常数为K1;1/2H2(g) + 1/2I2(g)
HI(g)的平衡常数为K2,则K1、K2的关系为
A.K1=K2 | B.K1=2K2 | C.K1=1/2K2 | D.K1=K22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水,溶液中c(H+)将增大 |
B.常温下,pH相同的NaOH溶液和Ba(OH)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
C.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所得溶液的pH不变 |
D.常温下,2NO(g)+2CO(g)=N2(g)+2CO2(g)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
在硫化氢的水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H2SHS-+H+、HS-
H++S2-,若使溶液的pH减小,则c(S2-)
A.增大 | B.减小 | C.不变 | 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
维持体系总压强p恒定,在温度T时,物质的量为n、体积为V的A(g)B(g)+C(g)反应。已知A的平衡转化率为α,则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用α等符号表示)。
A.nα2/(1 -α) V | B.nα2/(1 –α2) V | C.nα2/(1+α2) V | D.nα2/(1 +α) 2V |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B.图2表示常温下,等量锌粉与足量的等浓度的盐酸反应(滴加CuSO4溶液的为虚线) |
C.图3表示 KNO3 的溶解度曲线,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
D.图4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