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茉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苯甲酯
()是其中的一种,它可以从茉莉花中提取,也可以用甲苯和乙醇为原料进行人工合成。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1)C的结构简式为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 。
(4)反应 (填序号)原子的理论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10分)现有常温下的0.1 mol/L纯碱溶液。
(1)你认为该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证明你的上述观点,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简述实验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甲认为该溶液中Na2CO3的水解是微弱的,发生水解的CO32-不超过其总量的10%。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乙就该溶液中粒子之间的关系写出了下列四个关系式,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__。
A.c(Na+)=2c(CO32-) |
B.c(CO32-)>c(OH-)>c(HCO3-)>c(H2CO3) |
C.c(CO32-)+c(HCO3-)=0.1 mol/L |
D.c(OH-)=c(H+)+c(HCO3-)+2c(H2CO3) |
(4)水解反应是典型的可逆反应,水解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称为水解常数(用Kh表示),请写出Na2CO3第一步水解反应的水解常数的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____;
(2)银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_电极流向________电极。
(12分)在温度T ℃下,某Ba(OH)2稀溶液中c(H+)=10-amol/L,c(OH-)=10-bmol/L,已知a+b=12,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b的盐酸,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如下表所示:
序号 |
氢氧化钡的体积/mL |
盐酸的体积/mL |
溶液的pH |
① |
22.00 |
0.00 |
8 |
② |
22.00 |
18.00 |
7 |
③ |
22.00 |
22.00 |
6 |
(1)依据题意判断,T ℃________25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________。
(2)b=________,原Ba(OH)2稀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3)该温度下,向1 L硫酸与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3 L该Ba(OH)2的稀溶液时,沉淀正好达最大值,从所得溶液中取出4 mL并加水稀释至20 mL,测得溶液的pH为7,则原硫酸与硫酸钠混合溶液的pH为________,其中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8分)现有A、B、C、D四种溶液,它们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均各不相同,所含阳离子是:Ba2+、Ag+、H+、Na+,所含阴离子是:CO32—、NO3—、Cl—、OH-,为了确定这四种溶液成分,进行如下化学实验:
(1)A与B混合后无现象
(2)B与D混合后产生气体
(3)B与C混合后产生沉淀
(4)A与D混合产生沉淀,该沉淀溶于B
(5)A与C混合产生沉淀
A |
B |
C |
D |
|
A |
— |
↓ |
↓ |
|
B |
— |
↓ |
↑ |
|
C |
↓ |
↓ |
||
D |
↓ |
↑ |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则A、B、C、D四瓶溶液的溶质分别是(用化学式表示):、、、。
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和方向,并写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1) Fe2O3+3AlAl2O3+3Fe
氧化剂是,还原剂是
(2)2KMnO4+ 16HCl(浓) ="==" 2KCl+ 2MnCl2+ 5Cl2↑ + 8H2O
氧化剂是,还原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