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有关内容: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原理 |
气体发生装置 |
① |
制氧气 |
H2O2―→O2 |
|
② |
制氨气 |
NH4Cl―→NH3 |
|
③ |
是氯气 |
HCl―→Cl2 |
|
(1)上表气体中:从制备过程看,必须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________(填气体的化学式,下同);从反应原理看,明显不同于其他两种气体的是________。
(2)根据表中所列实验原理,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合适的气体发生装置,将其编号填入上表中的空格中。
(3)若用上述制备O2的装置制备NH3,则选择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
(4)制备Cl2需用8 mol·L-1的盐酸100 mL,现用12 mol·L-1的盐酸来配制。
①为提高配制的精确度,量取浓盐酸的仪器可选用下列中的________(填序号):
②配制过程中,除上图所列仪器外,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在下图所示分子的结构简式中用“*”标记出手性碳原子。若用该有机物进行核磁共振实验,所得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____个峰,强度比为________。
(2)已知某硼烷相对分子质量为28,核磁共振氢谱有两个峰且强度比为1∶2,则该硼烷的分子式是________,已知该硼烷气体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三氧化二硼和水,且生成1 mol液态水可放出722 kJ的热量,请写出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
(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名称是__________。
(2)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探究一溴环己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的是水解反应还是消去反应,甲、
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甲:向反应混合物中滴入稀HNO3中和NaOH,后滴入AgNO3溶液,若有浅黄色沉淀,
则可以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乙:向反应混合物中滴入溴水,若溶液颜色很快褪去,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1)请评价上述两个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甲:,。
乙:,。
(2)在上述两个方案中,能否对某个方案稍作改变即可达到实验目的,如需要改进,请指出进行改进的方案和改进方法。
。
实验室中所用少量氯气是用下列方法制取的:
4HCl(浓)+MnO2Cl2↑+MnCl2+2H2O
(1)该反应既是离子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的还原剂是(用化学式表示)。
氯气有毒会污染空气,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吸收该实验的尾气,写出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2)若有17.4gMnO2与足量的浓盐酸充分反应后, 所得溶液的体积为500 mL,求:
①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
②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_______ mol;
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盐酸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5,密度:1.19 g·cm-3 HCl的质量分数:36.5% |
(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1。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__。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Cl-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00 mol·L-1的稀盐酸。
①该学生需要量取________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在括号内填A表示“偏大”、填B表示“偏小”、填C表示“无影响”)。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 ( )
b.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 )
(4)①假设该同学成功配制了0.400 mol·L-1的盐酸,他又用该盐酸中和含0.4 g NaOH的NaOH溶液,则该同学需取________mL盐酸。(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②假设该同学用新配制的盐酸中和含0.4 g NaOH的NaOH溶液,发现比①中所求体积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浓盐酸挥发,浓度不足
B.配制溶液时,未洗涤烧杯
C.配制溶液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加水时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