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两套实验方案制备氨气并探究其还原性(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
甲方案:如图所示。
乙方案:如图所示。
根据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一)甲方案
(1)B装置盛装碱石灰,A装置中药品可以是 。
a.氯化铵固体和烧碱 b.碳酸氢铵固体
c.氯化铵固体 d.硫酸铵和熟石灰
(2)实验完毕后,设计简单实验检验D试管收集到的物质(简述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 。
(3)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二)乙方案
(4)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简述实验原理: 。E装置里盛装的药品是 。
(5)能证明氨气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 。(任写两条)
(6)铜有+2价、+1价、0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D玻璃管里还原产物除铜外,还可能有 ,假设有铜以外的还原产物生成,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仅根据上述信息就能够确定的元素是(选填A、B、C、D)。
(2)在所有满足上述信息的短周期元素中,酸性最强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填化学式);由A、D两元素构成的化合物A2D2的电子式为(用元素符号填写,下同):。
(3)在满足上述信息的短周期元素中,若B2、CD和由B、C、D形成的化合物X的混合物 mg,在一定条件下与过量氧气充分反应后,将产物通过足量的固体A2D2,最终发现固体质量增重mg,则符合此条件的X的分子组成可用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有一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2CO3、NaCl、Na2SO4、CuCl2、Ba(NO3)2、K2CO3、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1)将该粉末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2)在滤出的沉淀中加入稀硝酸,有部分沉淀溶解,同时产生无色气体。
(3)取滤液做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未见紫色火焰。
由上述现象推断: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
近闻美国和日本正在研究用Na2SO3吸收法作为治理SO2污染的一种新方法。第一步是用Na2SO
3溶液吸收SO2生成NaHSO3;第二步是加热吸收液,使之重新生成Na2SO3,同时得到含高浓度SO2的副产品。试写出上述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CO和CO2,其质量比为;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为。
(2)标准状况下
,CO2和CO的混合气体15g,体积为11.2L,则此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是, CO2和CO的体积比为
。
已知在标况下的四种气体①6.72LCH4 ②3.01×1023个HCl分子
③13.6克H2S
④0.2molNH3用相应的序号填写下列空白:
(1)体积最大的是;(2)密度最大的是;
(3)质量最小的是;(4)含氢原子数最少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