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以O点为中心的等太阳高度图的一部分。a,b为等太阳高度线,OP为经线圈,P点是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此时,北京时间为12:40,Q点的太阳高度为7°。据此回答下列各题。Q点此时的地理坐标是
A.(68°N、70°W) | B.(82°N、110°E) |
C.(68°N、110°E) | D.(82°N、70°W) |
若图中所示半球此日后昼长渐长,则此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地中海气候区均处于雨季 | B.华北农民正忙于播种小麦 |
C.非洲热带草原的动物向北方迁移 | D.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正忙于剪羊毛 |
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
A.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造成 |
B.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造成 |
C.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造成 |
D.主要由风力、流水和高山冰川等外力作用雕塑而成 |
下列地貌区的地表形态,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是()
A.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貌 | B.河西走廊中辽阔的戈壁滩 |
C.青藏高原上林立的雪峰 | D.台州沿海广阔的滩涂 |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示”,图中各数字代表的地质作用,属于沉积和变质作用的编号分别是()
A.⑤⑦和⑥⑧ | B.⑥⑦和⑤⑧ |
C.⑤⑧和⑥⑦ | D.③④和①② |
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A.地壳 | B.软流层 |
C.下地幔 | D.地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