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里=1.852千米

(1)写出A地的海岸类型及判断理由;并分析B地发展滨海旅游的有利自然条件。(8)
(2)分析C海域发展滩涂养殖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7)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甲、乙两省的重点旅游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下表为甲、乙两省2008年旅游业数据统计表。

(1)简要分析甲、乙两省旅游资源的差异。从自然方面分析夏季到甲省旅游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2)分析甲、乙两省旅游业发展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及甲省2008年旅游收入明显下降的原因。

读右图,回答问题。

(1)简述图中大裂谷的走向及其成因。
(2)分析甲地(索马里半岛)热带沙漠的原因。
(3)简述非洲缺粮严重的原因。

读我国某区域七月等温线和城市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与图示中河流段相似水系特征的世界大河是河。据图分析说明图示河流段的水系特征。
(2)图示区域中分布的主要土壤是,属于规律,分析该土壤形成的原因(从岩石、气候、地质作用等方面分析)。
(3)L河流上已建成我国目前最大的水利工程,形成了一巨大水库。若此水库对周边地区的气候产生了影响,试从海陆热力性质的角度分析此水库对周边地区气候的影响。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广州(23.1°N, 113.4°E),广东省省会,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全市面积7434.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843.4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米。全市人口2420万人(2009年末),是中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华南地区第一大城市,华南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2009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0亿元大关,达到9112.76亿元。2010年亚洲体育盛事——第16届亚洲运动会即将在广州举行。
材料二:广州地理位置示意图:

(1)试分析广州市的形成和发展和其自然地理区位有哪些关系?
(2)试分析广州市的经济地理区位优势。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年降雨量的50%到80%集中在每年的6-9月份。
材料二:淮河干流全长1000Km,总落差约200米,平均比降小。黄河夺淮后,黄河把大量泥沙带到淮河流域,整个淮河水系遭到严重破坏,淮河失去了入海口。据统计,从16世纪到新中国成立的450年中,百年平均水灾94次,旱灾59次。
材料三:淮河流域人口在新中国成立后持续增长,人们围湖垦田,使淮河流域湖泊与河流的调蓄能力大幅度下降。

(1)a.某地区洪涝灾害频发,你认为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探究其发生的原因?
b.试结合材料探究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2)以所给材料为依据,试提出治理淮河水患的措施(至少三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