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冬小麦为每年秋季播种,次年春末夏初收获。下图是某地区冬小麦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时间)日数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影响M、N两地冬小麦生育期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降水 D.洋流

在该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内,M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状况是

A.逐渐增大 B.先减小后增大
C.逐渐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能源消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耗普遍较高,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耗普遍较低
B.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和人均耗能量都很低
C.目前全球能源的年消耗量仍在增长,但全世界使用的能源大部分来自可再生能源
D.从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看,发展中国家应负有更大的责任

有关地热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现在被开发利用的地热能多为地下热岩储存的能量
B.地热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成本低,可以大规模应用
C.地热能多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D.对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不会危害环境

杭州湾的钱塘潮属于(  )

A.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B.常规能源
C.可再生资源
D.二次能源

2006年第一号台风“珍珠”于5月18日凌晨在我国广东沿海登陆。以下能反映台风气流运动特征的示意图是:

2007年7月,我国的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灾。回答(1)~(2)题。
(1)我国淮河流域发生洪灾的主要原因是:
A.台风的影响B.副高位置比正常年份偏南
C.副高位置比正常年份偏北 D.北方冷空气势力强大
(2)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域辽阔 B.地形复杂 C.夏季风强弱变化 D.全球气候变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